优范网 诗词网 风入松 · 壁间画松

风入松 · 壁间画松

白云堆里奋苍虬。横亘洞庭秋。掀髯舞爪何狞恶,峥嵘势、抉石崩流。飞入君家栏槛,满堂风雨飕飕。 须叟烟雾漠然收。幻出老松揪。谁濡墨汁传神妙,森森露、铁戟戈矛。对此翠涛银浪,也胜瑶岛沧洲。

译文

这首诗的意象磅礴,融合了自然景色与神话色彩,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卷。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翻译:

在白云聚集的地方,一条苍龙在其中翻腾。横卧在洞庭湖的秋日景色中。它掀动着胡须,舞动着爪子,展现出狰狞的面孔;它的气势峥嵘,犹如从石头中挣脱出来,激流奔涌。瞬间,它飞入你的园中,引起满园的风雨,飕飕作响。

片刻之间,烟雾缭绕的景象逐渐消散,展现出一棵老松和刺柏。是谁用墨汁描绘出如此传神的景象?树木的枝叶繁茂,仿佛露出森森的铁戟和戈矛。面对这翠绿的波涛和银色的浪花,比那瑶岛沧州更显得壮丽。

注: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并融入神话色彩的诗歌,翻译时尽量保持原诗的意境和韵味。

赏析

《风入松·壁间画松》一词,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,引领读者步入一幅跃然壁上的松林画卷之中,体验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。

开篇“白云堆里奋苍虬”,以“苍虬”喻松,形象地描绘了松树在云雾缭绕间挺拔而出的雄姿,宛如一条巨龙在云端奋力翱翔,既展现了松树的苍劲有力,又赋予了其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。“横亘洞庭秋”,则进一步拓宽了画面,将松树置于广阔的洞庭湖畔之秋,秋意与松意交织,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远的意境。

接着,“掀髯舞爪何狞恶,峥嵘势、抉石崩流”,这几句通过夸张的手法,刻画出松树枝干的姿态——它们仿佛愤怒地掀动着胡须,张牙舞爪,其气势之磅礴,足以撼动山石,使溪流改道。这样的描述,不仅赋予了松树以生命力,更展现了其不屈不挠、勇于抗争的精神风貌。

“飞入君家栏槛,满堂风雨飕飕。”画面一转,松林似乎突破了空间的界限,飞入了观者的家中,带来一阵阵飕飕的风雨声。这里,画与观者之间的界限被模糊,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,亲身感受着松林带来的自然力量与凉意。

下片“须叟烟雾漠然收。幻出老松揪。”笔触由动转静,描述了画中烟雾逐渐散去,一幅老松图清晰呈现眼前的情景。这里的“幻出”二字,既是对画家技艺高超的赞美,也暗示了画作具有超越现实的魔幻魅力。

“谁濡墨汁传神妙,森森露、铁戟戈矛。”提问式的表达,既是对画家身份的探寻,也是对画作艺术成就的肯定。松树在墨汁的渲染下,展现出如铁戟戈矛般的森严与锋利,这不仅是对松树形态的精准捕捉,更是对其内在精神的深刻揭示。

结尾“对此翠涛银浪,也胜瑶岛沧洲。”以对比的手法,表达了观赏此画的心境——面对这如翠涛翻滚、银浪滔天的松林画卷,即便是传说中的仙境瑶岛、沧洲胜地,也显得逊色几分。这不仅是对画作艺术魅力的高度赞扬,也流露出作者对自然之美、艺术之真的无限向往与热爱。

整首词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与丰富想象的结合,将一幅静态的壁画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艺术体验,让读者在文字间穿梭,仿佛亲身游历于那片充满生命力与诗意的松林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