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范网
成语词典
语无诠次
【拼音】
yǔ wú quán cì
【解释】
言辞未加选择和斟酌。
【出处】
清·包世臣《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》:“灯下草创,
语无诠次
,字条行草,伏唯涵察。”
【例句】
【是否常用】
【感情褒贬】
中性成语
【词性】
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
【解构类型】
偏正式成语
【形成年代】
近代成语
【繁体字】
語無詮次
【英文翻译】
Hermeneutic
单字解释
【
语
】:[yǔ]1.话:语言。语音。汉语。外语。成语。千言万语。2.说:细语。低语。不言不语。默默不语。3.谚语;成语:语云,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”4.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:手语。旗语。灯语。5.姓。[yù]告诉:不以语人。
语字的详细解释
【
无
】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
毋
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无字的详细解释
【
诠
】:1.说明;解释:诠释。2.事理;道理:真诠。
诠字的详细解释
【
次
】:1.次序;等第:名次。座次。车次。依次前进。2.次序在第二的;副的:次子。次日。3.质量差;品质差:次品。这个人太次,一点也不讲究社会公德。4.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或氢原子的:次氯酸。5.用于反复出现或可能反复出现的事情: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。我是初次来北京。试验了十八次才成功。6.出外远行时停留的处所:途次。旅次。舟次。7.中间:胸次。言次。8.姓。
次字的详细解释
近义词
反义词
相关成语
语无伦次
造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