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èng lìng bù yī
发出的命令不统一。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。
《左传 昭公二十三年》:“帅贱多宠,政令不壹。”《三国志 魏志 武帝纪 》:“吾知绍之为人,志大而智小,色厉而胆薄,忌克而少威,兵多而分画不明,将骄而政令不一,土地虽广粮食虽丰,适足以为吾奉也。”
〖示例〗时政令不一,诸蛮怨望,并谋背叛。 ★《晋书 应詹传》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时局等
单字解释
近义词
反义词
相关成语
造句
政府机关如果各自为政,就会造成政令不一的混乱局面。
又数行肆赦,为奸者皆轻犯刑法,政令不一,下无适从。
3,兵多而分画不明,法不整,将骄而政令不一。
今东都士庶,中外离心,留守诸官,政令不一。
彼此权力分限也并不清楚,有时两处政令不一,既让中书省的郎官们处事尴尬,也让下面具体执行的六部五寺莫知所从,只好根据接到政令的时间先后来办事。
三公,家景深厚,但他外宽内忌,好谋无决;志大而智小,色厉而胆薄;干大事而惜身,见小利而忘命;有才不能用,闻善不能纳;兵多而分画不明,将骄而政令不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