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ù shān bù lǚ
衫:上衣;履:鞋子。不着上衣;不穿鞋子;衣着不整齐。引申指居住条件或饮食设备简陋。也比喻洒脱;疏放;毫无拘束之态。多指人的举止或诗文、字画的风格。
前蜀 杜光庭《虬髯客传》:“既而太宗至,不衫不履,裼裘而来,神气扬扬,貌与常异。”
这个人是个不衫不履的人,与家父最为相契。(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九回)
联合式;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书面语
单字解释
近义词
反义词
相关成语
造句
这个人总是不衫不履的,不管别人怎么想。
使回而至,不衫不履,褐裘而来,神气扬扬,貌与常异。
游心太玄乐逃禅,丹成不服怕登仙,不衫不履得冲淡,天道心安身自安。
可是店主人看他们不衫不履,情形尴尬,怕惹祸上门,就一再催他们走,他们只好把药减价卖给西药店,打道而回,浪迹燕赵,观览北京的壮举,自然是“老残梦断”。
三个大字,苍劲有力、不衫不履、方圆兼备、一笔而下,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;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.
石痴为人,风流倜傥,豪放自喜,襟怀落落,态度翩翩,有太原公子不衫不履气象,洵近来新学界中第一流人物也。
寺在支硎古刹之南,循道而上,寺藏深树,山门寂静,地僻僧闲,见余两人不衫不履,不甚接待,余等志不在此,未深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