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uò huǒ jī xīn
厝:同“措”;放置;薪:柴草。把火置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。比喻潜隐着极大的祸患。
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贾谊传》:“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,方今之势,何以异此。”
乃事过境迁,恬嬉如故,厝火积薪之下,而寝处其上,酣歌恒舞,民怨沸腾,卒至鱼烂土崩,不可收拾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)
偏正式;作定语;含贬义,比喻隐藏极大的祸患
单字解释
近义词
反义词
相关成语
造句
这无疑是厝火积薪,你就不怕吗?
既同处厝火积薪之会,当愈励挥戈返日之忠。
在房基下挖坑储水,这无异于厝火积薪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马加爵事件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,厝火积薪,最终把自己烧死的事不是没有。
汉文帝时兵木无刃,家给人足,贾谊犹以为厝火积薪之下,不可谓安。
学术上有不同见解,应当允许百家争鸣。不能唯我独尊,更不能厝火积薪。
1911年5月,皇族内阁成立,岑春煊对此更为失望,称此局面为“吏残于上,民怨于下,譬犹厝火积薪,不可终日危亡之势,尽人皆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