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范网
成语词典
迟疑不断
【拼音】
chí yí bù duàn
【解释】
犹言迟疑不决。
【出处】
唐 韩愈《沦淮西事宜状》:“
迟疑不断
,未有能成其事者也。”
【例句】
【是否常用】
一般成语
【感情褒贬】
贬义成语
【词性】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
【解构类型】
补充式成语
【形成年代】
古代成语
【繁体字】
遲疑不斷
【英文翻译】
irresolute
单字解释
【
迟
】:1.慢:迟缓。事不宜迟。2.比规定的时间或合适的时间靠后:迟到。昨天睡得太迟了。3.姓。
迟字的详细解释
【
疑
】:[yí]1.不信,猜度(duó):疑惑。疑问。疑心。疑团。疑虑。疑窦。疑点。疑端。猜疑。怀疑。半信半疑。2.不能解决的,不能断定的:疑案。疑难。疑义。存疑。[nǐ]1.安定,止息。2.古同“
拟
”,比拟。
疑字的详细解释
【
不
】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不字的详细解释
【
断
】:1.(长形的东西)分成两段或几段:砍断。割断。绳子断了。2.断绝;隔绝:断水。断电。断奶。断了关系。音讯断了。3.间断: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、做饭,从没有断过。4.拦截: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。5.戒除(烟酒):断烟。断酒。6.姓。7.判断;决定:断语。诊断。独断专行。这个案子断得公道。8.绝对;一定(多用于否定式):断无此理。断不能信。
断字的详细解释
近义词
犹豫不决
反义词
斩钉截铁
相关成语
迟疑不定
迟疑不决
狐疑不断
狐疑不决
持疑不决
狐疑不定
迟疑观望
不断如带
毫不迟疑
持疑不定
当断不断
连绵不断
迟疑未决
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
接连不断
绵绵不断
绵延不断
迟疑顾望
藕断丝不断
造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