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à qì wǎn chéng
大器:大的材料;比喻人才。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。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;成名往往较晚;也用作对长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种安慰。
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大器晚成,大音希声。”
二位先生高才久屈,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。(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九回)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年纪大才成才
单字解释
近义词
反义词
相关成语
造句
章学诚是大器晚成的一个典型。
老师说像宋代苏洵就是个大器晚成的人。
舅舅四十多岁了才当上院长,真是大器晚成。
报纸上形容王老爹说:"老爹笔耕数十年,金鼎获奖,大器晚成。"。
自古以来,少年得志的固然多,大器晚成的也不少。
我这小孩是笨鸟慢飞,盼他可以大器晚成。
谈到她的高中经历时,莉顿说:"当时我不火,我属于大器晚成吧。"。
爱德华托马斯是诗歌界的大器晚成者。
只要能成材,大器晚成也未尝不可。
三国时的吕蒙,年少不知读书,后来猛醒发愤,最终大器晚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