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范网
成语词典
六尺之托
【拼音】
liù chǐ zhī tuō
【解释】
托:委托。指受嘱托抚育遗孤
【出处】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并可以受
六尺之托
,临大节而不挠。”
【例句】
【是否常用】
【感情褒贬】
中性成语
【词性】
作宾语;指受托
【解构类型】
偏正式成语
【形成年代】
古代成语
【繁体字】
六尺之托
【英文翻译】
Six foot bracket
单字解释
【
六
】:[liù]1.数目。五加一的和。2.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。相当于简谱的“5”。[lù]用于地名,如六安(在安徽)。
六字的详细解释
【
尺
】:[chǐ]1.市制长度单位。10寸为1尺,10尺为1丈。1尺约合33.33厘米。2.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用的器具:卷尺。丁字尺。3.像尺的东西:计算尺。[chě]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。相当于简谱的“2”。
尺字的详细解释
【
之
】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之字的详细解释
【
托
】:1.用手掌或器物承举:托着茶盘。2.某些器物的座子和类似座子的东西:枪托。花托。3.衬;垫:烘云托月。托上一层纸。4.请人代办:委托。5.寄放:托儿所。6.借故推辞:托词。7.依赖:托福。8.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。1托等于133.322帕。
托字的详细解释
近义词
反义词
相关成语
六尺之孤
盈尺之地
咫尺之功
五尺之僮
五尺之童
七尺之躯
负图之托
咫尺之书
造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