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é bì chún jiāo
敝:破;焦:干。舌头破烂;嘴唇干焦。形容说话很多;费尽口舌。
汉 赵晔《吴越春秋 夫差内传》:“焦唇干舌,苦身劳力,上事群臣,下养百姓。”
亲戚本家都说到舌敝唇焦,也终于阻挡不住。(鲁迅《彷徨 孤独者》)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补语;含褒义
单字解释
近义词
反义词
相关成语
造句
讲完课后他觉得舌敝唇焦。
我宁可舌敝唇焦,也要说服你。
我常常为你预感到这样一个危机,不能不舌敝唇焦,及早提醒,要你及早防止。
仰见大人为不肖儿事,已费尽心思,舌敝唇焦,诚惶诚恐,感悚无已。
朕虽再三告诫,舌敝唇焦,奈诸臣未能领会,悠忽为政,以致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,较之明季挺击一案,何啻倍蓰,思及此,实不忍再言矣。
闹了好一阵子,为了将事情解释清楚,瓜州解释了一个舌敝唇焦。
在老爷省城之行的过程中,谭少山一直秉承主人意志,对少爷善加规劝,不惜舌敝唇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