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á zì bì bào
睚眦:瞪眼怒视;引申为小怨小忿;报:报复。连瞪了他一眼的小怨小忿都要报复。形容气量极其狭小。也作“睚眦之恨”。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一饭之德必偿,睚眦之怨必报。”
瓒恃其才力,不恤百姓,记过忘善,睚眦必报。(《后汉书 公孙瓒传》)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
单字解释
近义词
反义词
相关成语
造句
人一旦飞黄腾达,你是睚眦必报,还是既往不咎,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气量。但是在冥冥之中,似乎也牵引着个体命运的轨迹。人还是应当做得大度一点为好。
只是一点小事,他就以睚眦必报的态度来对待我。
他这个人太世故了,脾气又大,爱骂人睚眦必报,没人愿意与他交朋友。
那些养尊处优,睚眦必报,利欲熏心的薄情寡义之徒,有几人能安享长寿?
金庸并不反对处死那些作恶多端的人,却反对睚眦必报和滥杀无辜,这就是现代人的思想。
对于坏人坏事,他一贯采取睚眦必报的原则。
对别人要宽容,不要睚眦必报。
瓒恃其才力,不恤百姓,记过忘善,睚眦必报。
当此际,她们所遭逢的因果循环睚眦必报的一部性,历史之中的恶,更硕大无边也更壁垒森严。
金庸并不反对杀那些作恶多端的人,却反对睚眦必报和滥杀无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