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ǔ gāo hè guǎ
曲:乐曲。高:高雅。和:和谐地跟着唱。寡:少。乐曲的格调越高;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。原比喻知音难觅。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、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;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。
战国 楚 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引商刻羽,杂以流徵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。是其曲弥高,其和弥寡。”
我在省城,只听人称赞靓云,从没有人说起逸云,可知道曲高和寡呢!(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 续篇》第五回)
复句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含讽刺意味
单字解释
近义词
反义词
相关成语
造句
大声不入里耳、曲高和寡。
他心中的好电影,不能曲高和寡,应该符合大多数人的欣赏习惯和口味。
伟大的艺术作品往往曲高和寡。
亦是那明月十二楼曲高和寡的孤独和寂寞吧!箫声涉水而来的时候流年暗掩,满腔柔情如蝶絮语,在指尖起舞飞扬。
我们自豪地说自己讨厌那些曲高和寡的艺术和音乐,但是我们的交响乐团、艺术馆和剧院有着比世界上任何国家更多的听众,观众。
他总说些文诌诌的话,自然就曲高和寡。
因而,主体间性课程不是悬浮于"学术界"曲高和寡的时尚,而是要指导课程设计的思想理论。
老年人喜欢那些具有曲高和寡的旋律和意味深长歌词的音乐;而年轻人喜欢那些能够展示他们个性的音乐,如:说唱音乐等等。
但是也不乏一些曲高和寡的反对意见。
对于他那个时代来说,他那欣赏趣味未免有点儿曲高和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