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ué ér bù sī zé wǎng
罔:同“惘”,迷惑。只读书而不肯思考,就会迷惑而无所收获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
谢觉哉《想!》:“把书本当教条,不顾客观条件,生硬地拿现成公式去套,也必然碰大钉子,所谓‘学而不思则罔’。”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
单字解释
近义词
反义词
相关成语
造句
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孔子
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怠。
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虚心学习短变长,骄傲自满长变短。
提出正确的问题,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。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孔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!”。
学而不思则罔,章句之弊也;思而不学则殆,心学之弊也。
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赵文,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,作何解?
子曰,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小绝,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,你知道皇族实力颇大,那为何身为皇子却流落到如此荒芜之地?皇室之内恐怕是勾心斗角所致,杀了他,别人定是感谢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