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范网 汉语词典

沉郁顿挫

速览

“沉郁顿挫”是一个较为常用的文学评价术语,以下为你详细解释其含义:

本义解释

  • “沉郁”主要指情感的深沉、浓郁、郁结。创作者将自己丰富、强烈且深厚的情感,如对人生苦难的感慨、对国家命运的忧虑、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等,都融入到作品之中,使作品蕴含着一种厚重的情感力量,能让读者感受到情感的深度和浓度。
  • “顿挫”侧重于指作品在表现形式上的节奏、韵律、章法等方面的特点。它体现为作品的节奏有起伏变化,并非平铺直叙,而是在行文、运笔过程中,有停顿、转折、跌宕,通过这种节奏和结构上的变化,使作品更具张力和艺术感染力。

来源及使用场景

  • 来源:该词最早由唐代诗人杜甫的好友、诗人元稹在《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》中评价杜甫的诗歌时提出,原文为“至于子美,盖所谓上薄风骚,下该沈宋,言夺苏李,气吞曹刘,掩颜谢之孤高,杂徐庾之流丽,尽得古今之体势,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。使仲尼考锻其旨要,尚不知贵其多乎哉!苟以为能所不能,无可无不可,则诗人已来未有如子美者。是时山东人李白,亦以文奇取称,时人谓之李杜。予观其壮浪纵恣,摆去拘束,模写物象,及乐府歌诗,诚亦差肩于子美矣。至若铺陈终始,排比声韵,大或千言,次犹数百,词气豪迈,而风调清深,属对律切,而脱弃凡近,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,况堂奥乎!予尝欲条析其文,体别相附,与来者为之准,特病懒未就尔。适遇故人白居易雅好诗章,启予有杜甫诗云:‘尽得古今之体势,而兼人人之所独专。’使仲尼考锻其旨要,尚不知贵其多乎哉!苟以为能所不能,无可无不可,则诗人已来未有如子美者。是时山东人李白,亦以文奇取称,时人谓之李杜。予观其壮浪纵恣,摆去拘束,模写物象,及乐府歌诗,诚亦差肩于子美矣。至若铺陈终始,排比声韵,大或千言,次犹数百,词气豪迈,而风调清深,属对律切,而脱弃凡近,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,况堂奥乎!予尝欲条析其文,体别相附,与来者为之准,特病懒未就尔。适遇故人白居易雅好诗章,启予有杜甫诗数百首。白因请尽取所撰,读之终夕,相顾大喜,且曰:‘斯文,金玉也。’于是退而论之,以为:‘诗人已来,未有如子美者。’是时山东人李白,亦以文奇取称,时人谓之李杜。予观其壮浪纵恣,摆去拘束,模写物象,及乐府歌诗,诚亦差肩于子美矣。至若铺陈终始,排比声韵,大或千言,次犹数百,词气豪迈,而风调清深,属对律切,而脱弃凡近,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,况堂奥乎!”后世便以“沉郁顿挫”概括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特征。
  • 使用场景:现在多用来形容文学作品,尤其是诗歌、散文等具有深刻情感内涵和丰富艺术表现力的作品风格。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文风、演讲风格等,体现出表达富有情感深度且节奏有变化。

举例

  • 文学作品示例:杜甫的《登高》一诗,“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”,前两联描绘了雄浑壮阔又萧瑟凄凉的秋景,后两联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、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,情感沉郁,在诗句的起承转合中又呈现出顿挫之美。
  • 形容文风示例:这位作家的文章总是充满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切关怀,文字之间情感沉郁,行文节奏时而舒缓、时而紧凑,有一种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。

详细释义

成语名称:
沉郁顿挫
成语拼音:
[chén yù dùn cuò]
成语解释:
郁:低沉郁积。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,语势有停顿转折。
成语出处:
唐·杜甫《进雕赋表》:“至于沉郁顿挫,随时敏捷,而扬雄、枚皋之徒,庶可跂及也。”
成语例句:
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上卷:“弹《湘妃怨》一曲,沉郁顿挫,如泣如诉。”
是否常用:
感情褒贬:
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
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诗文抑扬顿挫
结构类型:
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
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
沉郁頓挫
英文翻译:
profound and forceful
成语故事:
成语接龙:
“沉郁顿挫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
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风的成语 杜甫的成语 C开头的成语
成语关注:
低沉 郁积 诗文 风格 深沉 蕴籍 语势

“沉郁顿挫”的单字解释

“沉郁顿挫”的近义词

“沉郁顿挫”的相关成语

“沉郁顿挫”的关联成语

“沉郁顿挫”造句

杜诗“沉郁顿挫”风格的形成是由于诗人情志交互作用的结果,主要表现为“仕与隐”、“忠君与爱民”及“忠君爱民与个体人格”之间的三重矛盾。

杜诗沉郁顿挫,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典范。

作为一个浑涵汪茫、千汇万状的诗人,杜诗的风格除“沉郁顿挫”之外,清新、秀丽、明快、俊逸等等无不兼备。

比如李白的飘逸洒脱,杜甫的沉郁顿挫,苏轼的旷达豪迈,柳永的柔美婉丽等。

贾彪声音沉郁顿挫,让众人都是情绪高涨了起来,口中高呼着正当如此,近千人浩浩荡荡地赶往了建章宫,一路上不断有闻讯而来的太学生加入。

或是珠光宝气,或是沉郁顿挫,令人目不暇接。

李诗广纳前人所长,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,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,学李贺诗的鬼异幻想,形成了他深情、缠绵、绮丽、精巧的风格。

对于追不回的过去时光我们有很高的要求吗?只希望它不是一个庞大而潦草的概念,而是能精确到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的画面,保留住当时的弧度和温度,像月下暗涌的海一样深邃,像踱着四方步的鹤一样优雅,那样沉郁顿挫,又那样举重若轻。

或许和题材本身有关,这首诗较之同类作品更见大气、豪气,笔调难掩沉郁顿挫,每一句都笔力千钧,牵魂摄魄,引人浮想。

杜诗集古典诗歌艺术之大成,并加以创新发展,内容广泛,感情深挚,沉郁顿挫,典丽淡远,千汇万状,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沧桑变迁,被称为“诗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