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范网 汉语词典

卧薪尝胆

速览

卧薪尝胆是一个汉语成语,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,后演变为成语,形容人刻苦自励,立志雪耻图强。

具体来源是:春秋时期,越国被吴国打败,越王勾践被迫到吴国做奴仆,受尽屈辱。回国后,勾践为了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在吴国所遭受的苦难和耻辱,晚上就睡在柴草上(卧薪),还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,每天都要尝尝苦胆的味道(尝胆),以此激励自己发愤图强,最终经过长期准备,越国国力大增,勾践成功复仇,打败了吴国。

详细释义

成语名称:
卧薪尝胆
成语拼音:
[wò xīn cháng dǎn]
成语解释:
薪:柴草。睡在柴草上;经常尝一尝苦胆。比喻刻苦激励自身;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越王勾践反国,乃苦身焦思,置胆于坐,坐卧即仰胆,饮食亦尝胆也。”
成语例句:
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,必须卧薪尝胆,刻苦训练。
是否常用:
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
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
结构类型:
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
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尝,不能读作“cánɡ”。
繁体字形:
臥薪嘗膽
英文翻译:
sleep on the brushwood
成语故事:
卧薪尝胆的成语故事
成语接龙:
“卧薪尝胆”成语接龙
成语分类:
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史记的成语 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近反义词的成语
成语关注:
柴草 尝一尝 苦胆 比喻 激励 坚定 报仇雪耻 意志

“卧薪尝胆”的单字解释

“卧薪尝胆”的反义词

“卧薪尝胆”的近义词

“卧薪尝胆”的相关成语

“卧薪尝胆”的关联成语

“卧薪尝胆”造句

苦心人,天不负,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。

韦编三绝,悬梁刺骨,凿壁偷光,囊萤映雪,卧薪尝胆,圆木警枕。

卧薪尝胆,尝破茧而触痛。破釜沉舟,圆金色六月梦。

苦心人,天不负,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;有志者,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关终属楚。

越王勾践卧薪尝胆,闻鸡起舞,最后打败了吴国。

因为去年班集体考试成绩不好,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卧薪尝胆,忍辱负重。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,班集体最终转弱为强,成为全市第一。

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,自强不息,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。

我们要学习古人卧薪尝胆的精神,发愤图强,振兴中华。

他虽然也学卧薪尝胆,但是终究熬不了那般痛苦,有始无终,殊为可惜。

今天我答应妹妹告诉她卧薪尝胆的意思,使我思绪万千,本想随便糊弄过去,可一诺千金这四个字使我打消了这个念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