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太息”的读音
- 拼音读音:
- [tài xī]
- 汉字注音:
- ㄊㄞˋ ㄒㄧ
- 简繁字形:
- 是否常用:
- 是
“太息”的意思
基本解释
基本解释
太息 tàixī
(1) [have a deep sign] 即“叹气”。
(2) 生理现象。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。正常人的呼吸中,一呼一吸称为一息,一息脉动四次,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,脉五动,脉诊上称为“闰以太息”。病理情况下,若患者频频吸气,称为善太息,它是一个症状,可由肝胆郁结,肺气不宜引起
(3) 表示某种感情
陈涉太息回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感动太息。——清· 张廷玉《明史》
辞典解释
太息 tài xí ㄊㄞˋ ㄒㄧˊ大声叹气。
《楚辞.屈原.离骚》:「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」
《文明小史.第四六回》:「临出门时,安绍山还把手一拱,说道:『前途努力,为国自爱!』说完这句句,掩面而入。劳航芥又不胜太息。」
近义词
叹气﹑叹息﹑嗟叹﹑咨嗟德语 Seufzer (S)
网络解释
太息
太息又名叹息,叹气,指情志抑郁,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或短叹声的症状。太息之后自觉宽舒,是情志不遂,肝气郁结之象。“太息”的单字解释
“太息”的近义词
“太息”的相关成语
“太息”的相关词语
“太息”造句
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屈原
旧故以想象兮,长太息而掩涕。
泽畔行吟放屈原,为伊太息有婵娟。行廉志洁泥无滓,一读骚经一肃然。
深山寂,花空落,暗香尽,长太息。天下归元
他常为自己不幸的命运而太息.
长太息以掩涕兮,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。
悔于火中又重生的,徐志摩笔下忧伤的太息桥,伟大的文艺复兴和拜占庭式建筑……莎翁笔下的商人仍未睡去。
他喟然太息:“人方惎我,我乃自抉其藩,亡无日矣”。
太息梅村今宿草,不留老眼待君还。
勋名天不朽,太息受终危急,万几擘画失师赀。